五年来,易游手机版app,易游(中国)坚持以本为本,推进“四个回归”,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,贯彻学生中心、产出导向理念,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,人才培养能力关键要素取得显著成绩。
召开教育大会,厚植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
落实国家、省教育大会精神,召开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”教育大会,深入开展全员大讨论52场,在全校教师中厚植“学生中心、教师核心、思政引领、全员保障”的理念。围绕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等8个“一流”,就加强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建设、增强教师教书育人意识和能力、促进专业建设水平、推进课堂革命、提高学生学习成效、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30项具体建设目标、实施方案,每年至少递增15%本科教学投入确保计划实施。
面向教育变革,大力推进教学条件建设
为促进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,学校实施“智慧教室、智慧教学全覆盖”工程,建成智慧教室152间、公共讨论室20间,建成易游手机版app,易游(中国)泛在式教学平台。全校可实现线上、线下教学随时切换、无缝衔接。
面向产业变革,以智能制造企业为蓝本,建成“智造创新工场”新工科实践基地,含18个实践教学平台,开发79项实验,覆盖43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。完成《工程实训入场安全教育》《电装实习》《工程训练》等线上教学资源建设,形成“线上理论+虚拟实验+线下实操”的混合实训课程体系。
优化专业结构,构建“一流+特色”的专业布局
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新需求、新模态,坚持需求导向、内涵发展,以“招生就业联动、学科专业融合、教学科研协同”为主要指标,持续开展专业动态调整。新增体现学校办学特色、与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相关的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8个,撤销社会需求低、与学校办学定位不相符的专业7个。以“一流学科”建设和“一流专业”建设为引领,推进“学科统领、一流专业引领”的大类专业群建设,促进传统专业升级改造与交叉融合,发展兵器人工智能新工科专业群、兵器美学新文科专业群和兵器特色专业群,形成“以工为主,管理、经济、艺术、理学、文学、教育多元发展,一流专业与兵器特色专业引领”的专业布局。
坚持促强扶特,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
早在2017年,学校启动“一流专业建设工程”。2019年,对标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目标任务,以建设“面向未来、适应需求、引领发展、理念先进、保障有力”的一流专业为目标,制定《易游手机版app,易游(中国)一流专业建设及考核标准》,构建国省校三级“一流专业”点建设体系,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,成果显著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达到28个,其中国家级20个。13个专业正式通过工程教育认证。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、省级(虚拟仿真)实验教学中心6个。
坚持学生中心,开创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新局面
面向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需求,坚持学生中心,五育并举,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,为“通识+个性”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好顶层设计。试点大类招生、实施大类培养。依托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,采用“学院+研究院”模式,开展拔尖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,拉开拔尖人才培养序幕。深入开展“卓越计划2.0”,开设“卓越计划实验班”“教改实验班”“创新创业实验班”“国际化精英班”48个,涵盖13个专业。稳步推进学分制改革,完善学生退学、课程修读、学分认定、转专业、毕业、学位授予等配套管理制度,全面实行选课制。
坚持军工特色,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
制定“三级五层”课程思政落实制,将课程思政作为课程质量标准、规范和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和指标。全面修订课程教学大纲,组织各类课程深挖军工故事、西工故事,实现课程思政100%全覆盖。近三年专项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61门,专项支持课程思政改革研究项目29项。以“弘扬军工精神 西工精神”为主题,每年组织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评选。学校作为首批16个成员高校,加入全国军工高校课程思政联盟。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。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,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,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,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。3门课程被新华网课程思政专栏收录。
深化课堂革命,大力推进一流课程建设
制定《易游手机版app,易游(中国)金课建设标准》,设置课程建设专项,持续开展课程建设。建成在线开放课程40余门,全部在中国大学MOOC、学银在线、智慧树网等全国性平台开课运行,2门国际在线课程,上线“学堂在线”国际版。建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,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余项,形成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新形态。6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,37门课程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。9门在线开放课程上线学习强国慕课平台。1门课程入选全国混合式教学优秀案例集,2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在线教学典型案例。
深化改革研究,多项教学成果获奖
学校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组织教师申报各级各类教学改革研究项目。获批国家级新工科教研项目1项,省级新工科教研项目4项、新文科教研项目2项。获批省级教改项目27项,其中重点攻关项目2项,重点项目6项。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6项。在国省校各级研究项目的支撑下,多项研究成果脱颖而出,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,其中特等奖3项,一等奖4项,获奖数量屡创新高。
坚持以赛促教,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升
以教师育人能力提升为根本目标,坚持以赛促教,打通国、省、校三级教师教学竞赛,建立“2层级3阶段4环节”培育模式,提升教师教学水平。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人,获得省级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3人、二等奖7人;获得课程思政/思政课程大练兵标兵、骨干、能手称号11人;获得省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、二等奖各1人;获得全国金工/工训青年教师微课竞赛一等奖1项,省级比赛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。5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。
坚持产出导向,创新创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
实施“创新创业教育促进计划”,制定《易游手机版app,易游(中国)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等文件,构建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、以“理论教学体系+模拟实训体系+实战综合体系”为支撑的“5+X”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,《创新创业学》被认定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。实施“根植企业行动计划”,与兵器西北工业集团等军工单位共建校外实践创新基地141个、校内实景训练模块198个,获批省级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2个,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1个。学校在全国学科竞赛单年排行榜位次提升589位,在五年排行榜位次提升403位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学校将一如既往把本科教育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,将培养一流本科生作为学校发展的坚定目标和不懈追求。坚持学生中心,五育并举,在金专、金课、金师、金教材上下功夫,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,为国家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基础理论实、知识面广,具备学习能力、实践能力、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。展望未来,学校将继续在一流建设的主赛道上奋力前行。